财说| 营收高增长净利却未达预期,海光信息高估值背后退藏忧

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,泰斗,专科,实时,全面,助您挖掘后劲主题契机!
海光信息(688041.SH)交出一份看似亮眼的收货单。
这家公司最新的功绩快报透露,2024年总收入91.62亿元,同比增长52.40%;包摄于母公司通盘者净利润19.29亿元,同比增长52.73%。王人集三季度汇报数据推算,2024年第四季度海光信息营收约30.25亿元,环比第三季度的23.74亿元增长27.5%;归母净利润约4.03亿元,环比第三季度的6.72亿元下落40.1%。
值得一提的是,这份功绩快报公布后次日,海光信息股价创出历史新高达到161.29元/股,较2024年事首市值翻了接近1.2倍。
海光信息功绩是否确凿超出商场预期?这份收货单是否配得上公司现时市值?
AI助力营收、估值创下新高
海光信息是一家专注于高端处理器、加快器等计较芯片家具与系统研发的国内高端处理器领军企业,家具庸俗愚弄于管事器、责任站等计较、存储开垦中。公司当今领有两条家具线:海光通用处理器(CPU)与海光协处理器(DCU),其工夫基础源自AMD的x86工夫授权。过程引进、采纳与再翻新的研发旅途,海光信息已收效打造出具备自主常识产权的芯片计算智力,并推出了各样化的家具组合。
2024年,海光信息营收能够创下历史新高或有以下几点原因。领先,国产替代参加黄金竣事期。2024年信创产业规模冲破1.5万亿元,海光DCU系列家具在运营商、金融等要道行业的渗入率达32%,海光信息在信创深水区具备了卡位上风。尽头是深算三号芯片的规模化愚弄,带动高性能计较家具线营收增涨加快。其次,智能算力需求爆发式增长。据工信部数据,前年上半年宇宙新增智能算力规模达56EFLOPS,其中30%接受国产管制决议。海光DCU家具线在智算中心建筑款式中斩获超15亿元订单,其兼容CUDA生态的特色在昇腾、寒武纪等竞品中形成相反化上风。临了,供应链端安全溢价。在好意思光科技、AMD等工夫断供事件中,基于自主辅导集架构的迭代智力,海光信息家具能成为头部云管事商的济急替代决议首选。
功绩普及让海光信息股价沿路攀升,DeepSeek又助推其市值更上一步。
阐述光合组织2025年2月2日官微,海光信息工夫团队收效完成了DeepSeek V3、R1以及DeepSeek-Janus-Pro多模态大模子与海光DCU(深度计较单位)的国产化适配责任,触及底层辅导集优化、软件生态兼容等,确保DeepSeek模子能在海光DCU平台上高效运转,并预防上线。DeepSeek模子接受的如Multi-Head Latent Attention(MLA)和DeepSeek MoE等翻新工夫,与海光DCU的高性能算力和GPGPU架构相王人集,进一步普及了模子的推理恶果等性能。海光DCU已在科教、金融、医疗、政务等多个规模实现规模化愚弄,DeepSeek模子与海光DCU适配后,可借助海光信息的现存商场渠说念和愚弄场景,快速在这些规模获得更庸俗愚弄,拓展商场,大致能快速获得功绩响应。凭借与Deepseek的配合,海光信息市值再次实现增长,进步3600亿元创下历史新高。
利润未超预期,估值存在高估
需要精通的是,海光信息营收高增长的功绩快报背后,却是净利进展低于分析师预期。分析师多半预期2024年净利润为盈利19.42亿元支配(下限差距约0.13亿元),这一相反主要源于DCU家具放量节拍及研发用度超预期。海光信息第四季度研发用度展望达12.5亿元(环比+82%),主要用于3nm制程工艺研发及CUDA兼容生态建筑。另外,存货计提减值准备有所加多大致亦然酿成净利下滑的身分。不外净利不足预期也曾不行隐敝海光信息出色的营收进展,相较寒武纪(Q4营收环比+18%)、龙芯中科(Q4营收环比+12%),海光信息27.5%的营收增速显耀高于行业平均水平,印证其“CPU+DCU”双轮驱动的竞争上风。第四季度海光DCU深算三号实现批量请托以及互联网巨头AI管事器采购订单集中开释大致是Q4功绩增长的最主要身分。
估值方面,跟着一波股价高潮,海光信息动态市盈率已达到187.83倍,远高于半导体行业46倍的平均范例。现时酬酢媒体发酵的“海光独家供应DeepSeek万卡集群”音书已被公司澄莹不属实,但是股价却并未回调。假定DeepSeek改日年增10万张加快卡需求,按照海光信息市占率30% 去计较,也便是年增收7.2亿元,占2025年预测营收9%。按AI芯片板块平均10倍PS估值去计较, 表面市值增量72亿元。关于当今市值已超3600亿元的海光信息而言着实可忽略不计,足见DeepSeek的发酵使得海光市值存在一定非感性高潮。
海光信息的功绩增长印证了国产算力替代的产业趋势,在算力国产化率须在2027年达到70%的政策窗口期内,公司战术价值已卓绝生意限制,理当享受一定估值溢价。但是现时海光信息的动态市盈率已远超行业均值。另外,高增长并不等于无风险,长期来看生态建筑才是真确的企业护城河,否则可能濒临政策红利落潮后的估值追溯压力。

牵涉剪辑:何松琳